是情?是缘?(2 / 2)

入六合之间,无念即无住,无住即无量。内观其心,心无其心。观空亦空,空无所空。日月照而四时行。此心如日轮处空,似明镜悬堂,吾心即光,光即大空,不落方所,不染尘埃。”

他心即光,光洒遍地,光落万物,所以他的心,不在这里,而在万处,是光,就是他的心归处。

太过公正,就是太过无情。

朝日晞的日轮曾照耀雪地万千生物,同样的,也一同照耀着上天都的那些弟子。

光泽万物,一分不多一分不少,光之无物,抓不住,留不下,亦是最为纯洁之物。

天道第三问【道心相证】

往日无数次可以得证的道心在此刻却是有了犹疑。

光能照耀众人,亦能灼烧万物。

他对天魔的态度有了转变,而转变,关乎于她。

她之苦,在他源。

除其苦,变其源。

“心与道,如露映日…何须证?”

但朝日晞沉默了半晌,又给出了一个答案,是前所未有:“证道者当如大日:煌煌如天火,昭昭破重玄,破暗、恒常、平等之仁三德圆融处,无情照里有大慈。大日无形,大日无情,长养万物,天地悉皆归乾坤,以光明破诸暗,以无私证至公,无住而生其光,无染而现诸相,此道,待证。”

他的道,原如天光垂照——无偏无私,无爱无憎。故心即是道,无需多证。

现在却有了变化,多了杀意。

并非不曾染血,只是从前是天理昭彰,是顺势而为,而进却是光未至暗处,先起杀心。

前者为顺势,后者为动势。

就如同那白海,在什么都还未做的时候,没有保持着扩容万物,而是率先开始了灼烧。

所以,他的道,待证。

天道对于他的回答,未说可,也未说不可。

只是晨钟的声音又在响起,也有可能在表达着,天道要看他证道。

直至最后一问。

【她为汝何】

缕缕金丝自朝日晞周身流淌而下,遁入白海中,找寻到了那位躺在水中的女人,轻柔缠绕上她的手腕。

她于你,究竟是何存在?

是何存在?

----“光爱万物,是光之所照所爱之人。”

模棱两可。是答,也似非答。

&ot;咚——&ot;

晨钟一声沉过一声,震得他身形摇晃,几乎站立不稳。

他咬牙抗下。

旋绕在他身周的日轨倏地激荡开来,显然是不允许天道的晨钟一直敲鸣,最终,晨钟之声渐弱,终至消弭无形。

天道也奈何不了他。

三人,对于她的回复,竟各不相同。

一者敢说,二者说,三者不说。

清朗的嗡鸣,古朴的长音,晨钟的咚震汇聚在一起,所有的人都已经问完,象征着问道的结束。

霎时间,四人的意识如潮水般退回各自本体。